一曲《優雅茶水香》,一幅《寧靜致遠》,一泡古樹紅茶,柔化成一味清香,彌散于音樂之中,空氣開始變得柔和。茶湯入口,洗盡覆蓋在靈魂之上的塵埃與憂愁,心海早已灑落一片芬芳。
當我們到達滇西科技師范學院茶藝教室的時候,王教授早已等在教室里,已經布好茶席,只等品茶人的到來。王紹梅教授是滇西科技師范學院生物技術與工程學院的一位教師,主要教授茶葉審評、茶文化、茶藝茶道課程。今天她要向筆者講述她對茶席的見解。
我們的采訪是在一泡新工藝古樹紅茶中開始。這款茶是王教授自己加工制作的,采用的是昔歸古茶園的鮮葉,一股原始森林的味道,濃郁、甜蜜的玫瑰花香?!拔易钕矚g古樹紅茶了,古樹茶的內含物質更豐富、更耐泡,更有韻味,它歷經歲月的沉淀,那般內斂特別讓人喜歡?!蓖踅淌谛χf從事茶學教育事業29 年,王教授保存著很多學生茶席習作的照片,她翻出保存在手機相冊里的部分照片,“雖然這些作品不能稱之為經典,但是他們在作品上有自己的構思和想法,學生剛剛接觸到茶,開始布席,還需要凝練和感悟,才能布出更好的茶席”?!澳銈兛?,這個學生的茶席整體效果很好,如果把插花‘一品紅’換為‘康乃馨’會更好一些,康乃馨又稱為‘母親花’,花語是慈祥、溫馨、真摯,更能表達這個茶席創作者感恩母親的思想情感?!?/span>
說到學生的創作,王教授很自豪,她講述,在2015 年云南省第一屆大學生茶藝技能大賽上,臨滄師專(現滇西科技師范學院)參賽的三個茶席都得到了評委老師們的一致好評,成績名列前茅。參賽學生在設計茶席的時候,很是用心。當時,其中一位學生參賽選的是普洱茶,在取茶席名字的時候,有點犯難。王教授點撥了一下,王教授告訴她,每一款普洱茶都有一個蜿蜒曲折的故事,普洱茶歷經歲月的沉淀,走過了幾多春秋,走過多少滄桑歲月。最后,學生的茶席取名“醉春秋”,效果非常好。
另外有一個茶席名為“清蓮”。茶席要有思想文化內涵、有一種導向性的東西,茶的本質是“致清導和”,宋徽宗《大觀茶論》里就這樣講述:至若茶之為物,擅甌閩之秀氣,鐘山川之靈稟,祛襟滌滯,致清導和,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,中澹間潔,韻高致靜?!扒迳彙?,當時王教授是結合反腐倡廉來取名的,“蓮”與“廉”是諧音,清正廉潔與茶所追求的寧靜致遠、淡泊名利有著一致的東西,當時王教授搭配給學生的是一張印有一朵蓮花的亞麻料桌旗,配上有手繪蓮花的仿汝窯的白瓷茶壺、手繪蓮花的品茗杯,相得益彰。王教授說:“我們倡導的是通過飲茶的清心雅志,培養自己的心性,沒有過多的貪欲,像蓮一樣,出淤泥而不染?!?/span>
另外一個茶席是“隨遇”,茶人隨遇而安,不管什么樣的境地,都能尋求到內心的寧靜。
“茶席就是一個泡茶的空間,不僅是席面上的設計,單獨的席面很難完全表達創作者的意境,背景也是泡茶空間的一個組成部分,茶席就應該是融入精神內涵、文化元素的一個泡茶空間?!边@是王教授對茶席的見解。茶席應該給人一個全方位的感受,視覺上,席面上的茶、茶具、插花、工藝品、焚香和背景中的掛畫、盆栽等給人呈現一種和諧的美感。聽覺上,簡潔的講解讓人更了解創作者的意圖,背景音樂營造“天籟自云端傳來”,有仙樂飄飄的意境。嗅覺上,焚香、茶香,讓人沉靜。味覺上,茶的口感,茶點、茶果的搭配,讓整個飲茶過程趣味橫生。還有觸覺上的感知,品茗杯的光滑度、手感的舒適度,要給人一種很自然很舒適的感覺。
“茶席茶席,席是載體,茶才是核心,茶席的精美要服務于茶,在教育教學過程中,我是這樣教導學生的?!蓖踅淌诩毤毱妨艘豢诓?,頗有回味地說?!安柘且獊肀憩F茶,一切元素圍繞茶,這才是真正的茶席。要把實用性與藝術性相融合,我們布置茶席的最終目的是品茶,要通過茶席來表達茶的特質?!?/span>
愛喝茶的人,與現在的快餐時代有距離,他們的生活總是太慢、太美。在追求浮華的今天,他們卻返璞歸真;在追趕潮流的當下,他們卻尋找自我;在尋求刺激的世界里,他們卻喜歡親近大自然。新年后的一個周末,王教授與志趣相投的幾個茶友,到靈山寺青龍亭邊櫻花樹下賞花喝茶?!岸炻?,粉紅的櫻花滿山坡,我們在櫻花樹下布席,還應景地準備了跟櫻桃很像的茶果車厘子,準備的茶點是櫻桃曲奇。櫻花爛漫,喝著暖暖的滇紅茶,侃侃茶話,很是愜意?!蓖踅淌谒坪踹€沉浸在那種忘我的意境里。櫻花瓣隨風灑落在茶席間,遠處的蟲鳴鳥叫流水聲也隨風入耳,幾位茶人在櫻花樹下品味佳茗,這是一幅多么唯美、多么讓人向往的畫卷。
又喝了一口茶,王教授接著說,“不過我覺得,感知自然、親近自然是好事,但是不要把喝茶變成一種負擔,不要過于刻意地去布置茶席,不管在哪里非要把器具都帶齊全、把茶席布置得美美的,反而被物役了。于我而言,我更希望還原茶的本身,簡簡單單,因為茶的本質就是簡潔,我們追求茶里的精神,韻高致靜,至簡、至潔,就是很簡素的東西,搞得太復雜化反而會累身累心,沒有得到放松,當然這要到一定的境界,才能有這樣的感悟?!蓖踅淌谡f,“前兩天,看到茶友們出去喝茶的照片,引起了我的思索。茶友們在西河邊的玉蘭花樹下品茶,掰了兩支盛開的玉蘭花插在花瓶里,我覺得這樣反而畫蛇添足了,其實茶席就設在玉蘭花旁,玉蘭花自然開放,已經成為了茶席最美的背景,沒有必要在席面上再出現瓶插的玉蘭花。有時候我不太喜歡這樣:太刻意。在外出的時候,席面也要布置得與在室內一樣精雅,花器、香具、各種茶具,什么都要帶,把人搞得太累,反倒失去了品茶的輕松愉悅感,失去了茶之本真?!?/span>
“茶人在設計茶席時,要應季節、應人、應茶,這幾個因素缺一不可,比如喝‘鳳’牌的中國紅茶,花器用這種霽紅的小花瓶,十分應景?!蓖踅淌陧樖忠恢?,我們看到一個瓶身呈魚尾狀,十分有設計美感的紅色花瓶在茶桌上陳列著?!昂燃t茶,再插上一枝不畏寒霜、在萬物凋零時節獨自綻放的紅梅,紅梅這種特有的傲雪凌霜的風骨,與茶的高潔品質很搭。茶器也是以中國紅的色調為主,淺色的底鋪,給人明艷而溫暖的感覺?!?/span>
茶席的設計,恰如其分才是美。茶人將自己對茶的理解貫注到茶席的每一個細節,茶器的簡樸有序,茶服的素雅清潔,都能展現茶人高雅、個性的審美品位與藝術修養。2016 年的暑假,王教授參加侄女組織的一次宴會,她帶上一套茶具,在農莊里布了一個簡易的茶席,吸引了眾多朋友前來觀看。那天參加宴會的幾個朋友平時都喜歡打麻將,可是茶席布置好,茶一開泡,一道道的品著茶,交流著品飲感受,大家都無心再打麻將了,都覺得喝茶是一種很愉快的感受,有益于身心健康。有個朋友對王教授說,他的生活方式將從此改變,以后業余時間就喝喝茶,不打麻將了。設茶席、品茶,其實是在提倡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,是在弘揚一種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。